top of page

5/13/2021

  • Writer: Akiebot
    Akiebot
  • May 13, 2021
  • 1 min read

之前,有愚蠢的網絡人士說:所有人都發錢等於所有人都不發錢。淪爲笑柄。但與此類似的修辭在很多情況下確實是正確的。比如中學的政治老師就說:這句話雖然可能考,但你不用畫線,所有句子都畫線,就等於所有的句子都不畫線,云云。


又比如:所有的詩都講究(某種)格律,就相當於所有的詩都不講究(某種)格律。這是我自己的認識。傳統的日本詩(因爲類型學上的原因)完全不押韻,傳統的漢語詩首首押韻,(僅就這一點)我看不出其中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西方詩既有前者,又有後者,於是在西化的過程中,一個學上了押韻,一個學上了不押韻。同樣,我看不出有什麼區別——因此它們都不能稱做是進步。


所有的詩都押韻,使得韻腳在作詩法上缺乏任何意義。這種淺層次的聽覺效果是無足輕重的。「歌」和「家」在一個時代押韻,在另一個時代不能押韻,這是歷史語言學的問題,不是詩學問題。「歌」和「家」儘管在一個時代不能押韻,但詩人意識到,它們在更早的時代是能夠作爲一對韻腳的,因此也選擇它們作爲自己的韻腳字,這是詩學問題,不是歷史語言學的問題。

Recent Posts

See All
3/6/2022

……目前住在四周圍繞着森林的地方。天氣轉暖,下午去很少去的西邊的林子裏散了步。荒涼而平靜,算不上甚麼值得一提的景色,只是讓心情很舒暢。啊,人是一件怪東西。看見大自然自己就覺得心情好。看見遠方的痛苦自己也就覺得痛苦。但看見不相關的人的幸福卻很少被感染。有時我不知道這除了是純粹...

 
 
 
12/3/2021

安心當上民科和文盲後的一個好處,我覺得,好像是能夠更坦然地說一些那些體面人說不出來的話了。比如說,我很討厭《論語》這本書、孔子這個人。我覺得這些東西完全處在水平很低的層面上,它們唯一的功績本來只是對語言的歷史感興趣的學者提供了一份材料,但終於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個民族的思想中據...

 
 
 
10/26/2021

對公主病感到親近,喜歡第一世界的煩惱。漫畫裏的角色,動輒因失戀而拒絕上學;或者輕易地、不知不覺地,就變成了沒有辦法出門的人;或者十年過去了仍然愛着你。應當這樣想: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的。而那一些人,更爲熟悉的那些人,因爲別人告訴他應當這樣,他自己也覺得這樣確實很有意義,於是忙碌...

 
 
 

Comments


© 2025 Qiushi Chen 

bottom of page